2008/01/04

爱丁堡的天气 - 雪

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君看似花处,偏在洛城中。-唐五代.刘方平爱丁堡大学校园内的两个雪人
图1 下雪后的第二天,太阳公公一发威,散雪全都化为冰水,但这爱丁堡大学内的两个雪人却还面面相觑地厮守着,真是浓情化不开。

今天上午走在上路上,发现路边残留着点点白雪,翘首望见爱丁堡之巅Arthur's seat的脑门也被积雪刷白了一小片,看样子这点小雪是昨晚悄悄光临的。

本以来英国这种海洋性气候的小岛冬天不会冷,更不会下雪,而且这一个多月的亲身体验似乎就要证明了这一点。没想到,中午时刻猛一抬头,发现窗外的世界竟然飘起了鹅毛大雪,这样的大雪今生似乎只见过几回,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外婆家,刚好和小莉、丫仔他们在外拍照,下雪了,于是乎我们就打起了雪仗。不想到还能在这个去年刚闹过暖冬的英国碰上了。说鹅毛一点都不假,不一会功夫,平日里清晰可见的爱丁堡之巅消失地无影无踪,能见度越来越低,我不禁开始杞人忧天了起来。


图2 Tewkesbury镇在24个小时内被洪水围拢了。(Daniel Berehulak/Getty Images)

现在的我真的要提高警惕,树立危机感,并且重新审视一下常见的雨雪天气了,因为这些突发性天气越来越让人猝不及防。想想今年7月22日,正当我在拼命申请英国签证时,一场暴雨就让英国格罗斯特郡的Tewkesbury小镇发了60年不遇的洪水,淹没成图上这个样子,而且就在这洪水1个月前的6月份,同样也是一场暴雨,就使得英国北部城市谢菲尔德成百上千的居民被迫离家出走。这种气候太让人不安了,要是10年前甚至几年前我肯定会不屑一顾,不就是一场大雪吗?可是现在,我不敢这么小看它们了。我热切期盼这场大雪尽快给我停掉,这绝不仅仅因为我今天穿上了为英国而准备的新皮鞋,更是因为我害怕这越来越不正常的鬼天气。我知道要是英国变得太冷,这个地球就真的不正常了。

全球洋流分布图

说起英国的天气,就不得不提到洋流这个"能量输送的管道"。洋流把墨西哥湾近一半的热量带到了北大西洋,在盛行西方的"鼓吹"下,这些闻寒送暖的免费暖气被送到了英国和整个欧洲西北部,这才使得英国保持着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而靠近北极的俄罗斯巴伦支海也因此受益成为天然不冻港。但是,同纬度的西伯利亚则没那么幸运了,雄伟的乌拉尔山将暖气阻隔,又因为纬度高且远离热源,西伯利亚的人民只能忍受恐怖的天寒地冻。现在环保主义者一直在呼吁要重视温室效应,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就是温室效应可能会影响洋流,现在科学家还不敢确定,但如果回答是"会",而人类再不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那么整个欧洲的气候将不再温暖湿润,而是如同戈尔在《不可忽视的真相》里所描述的那样:回到以前的冰河世纪,欧洲文明将被毁灭。幸好在这些极端气候刺激下,人类似乎重视起来了!

高尔夫球场
图4 下雪后第二天,高尔夫球场的小草又恢复了青春活力,很难相信这是刚下过雪的地方。从此看得出英国的海洋性气候实在让英国人的日子过得太湿润了。

在办公室窗前伫立,看到不远处那一大片碧绿光滑又广阔的高尔夫球草地现在已被装扮的银装素裹,好大一张羊绒大床!我想,如果我是一滴水,没准我早就已经圆了环游世界的梦想,而此刻的我,也许是一片雪花,正开心地躺在那张柔软的大床上。

附:温室效应为什么会影响大洋环流?

大洋环流的主要驱动力,一是风带,二是海水温度和盐度(温盐),大洋表面的环流和风力有密切关系,而深层环流与温盐有关。

风带受地球气压及地球自转产生的偏向力(科里奥利力)影响,温室效应会影响地球的气温分布(这影响气压),进而影响到风带。

温室效应使得更多的冰雪融化,进而降低海水的盐度,随后直接影响大洋环流,进而影响整个地球的气候。

转了一圈,究竟是谁影响谁?地球就是这样,你影响我,我影响你,是一个非线性的系统,一个因素的失调混乱,都可能造成多米诺骨牌一样的连续反应,有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味道。人类甚至无法预知其后果,我想这正是温室效应的恐怖之处,因为人类往往毁灭于未知的突然事件。

我在这里还是很想强调一点可能的认识误区,海冰融化并不会造成海平面上升!因为海冰密度为0.9,它的10%浮在海面,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浮在水面上的物体的质量就是被排开的水的质量。海平面升高主要与两点因素有关:1.大陆冰川积雪融化,汇入海洋,影响海平面;2.海水会热胀冷缩,温度升高就会造成海平面升高。

没有评论:

主站已经迁往 http://www.kongcuo.com